索引號: 13570043/2022-03276 主題分類: 民政、扶貧、救災 發布機構: 雙橋區民政局
成文日期: 2022-10-25 文件編號: 有??效??性: 有效
雙橋區民政局印發《關于鞏固拓展民政領域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實施方案》的通知
2022-10-2510時59分 瀏覽次數:

雙橋區民政局

印發《關于鞏固拓展民政領域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實施方案》的通知

 

各鎮:

現將關于鞏固拓展民政領域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實施方案》印發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雙橋區民政局

                              2021年6月23日


 

關于鞏固拓展民政領域脫貧攻堅成果

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實施方案

 

按照中共中央、國務院、民政部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關于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部署和省民政廳印發《關于鞏固拓展民政領域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實施方案》(冀民〔2021〕47號)精神,依據市民政局《關于鞏固拓展民政領域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實施方案的通知》(承民字〔2021〕17號)文件要求,現就我區民政領域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制定以下實施方案:

一、總體要求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認真落實省、市民政部門關于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工作要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聚焦特殊群體、聚焦群眾關切,認真履行基本民生保障、基層社會治理、基本社會服務職責,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民政事業高質量發展。5年過渡期內,按照中央“四個不摘”的工作要求,保持民政領域兜底保障政策總體穩定,全力保障好符合救助條件的脫貧人口基本生活。調整優化民政政策措施,補齊民生保障短板弱項,適度擴大兜底保障和福利政策覆蓋范圍,提高民政服務質量和水平,更好地服務鄉村振興戰略實施。

二、持續兜底幫扶,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

(一)持續做好社會救助兜底保障工作。保持兜底保障政策總體穩定,對脫貧人口中完全喪失勞動能力或部分喪失勞動能力且無法通過產業就業獲得穩定收入的人口,依規納入農村低?;蛱乩藛T救助供養范圍,對符合條件的及時給予臨時救助。調整優化低保“單人戶”政策,對靠家庭供養且無法單獨立戶的重度殘疾人、重病患者、困難老人、未成年人等特殊困難群體以及低收入家庭中的重病、重殘人員,參照單人戶納入低保;調整“漸退期”政策,對家庭人均收入超過當地低保標準的,原則上可給予不低于1年的漸退期;繼續落實“剛性支出扣除”政策,在核算困難家庭收入時,扣減家庭成員因殘疾、患重病等增加的剛性支出,扣減后符合條件的納入救助范圍;繼續落實“就業成本扣除”政策,在核算困難家庭收入時,扣減家庭成員必要的就業成本,扣減后符合條件的納入救助范圍。(責任股室:低保核查中心)

(二)持續做好防致貧動態監測幫扶工作。落實省民政廳等四部門《關于建立非貧困低保對象防致貧工作機制的通知》有關要求,對全部低保對象實施動態監測預警。通過入戶巡查、個人申請、信息篩查發現存在致貧風險的防致貧對象,及時在防致貧信息系統中預警并根據實際情況采取相應的救助措施。定期收集低保對象的教育救助、醫療救助、住房救助信息,及時更新防致貧系統基礎數據。對農村易致貧返貧人口和推送的其他監測對象,依規落實低保、特困救助供養、臨時救助等政策。充分發揮社會救助基金“兜底后的兜底”作用,依據《社會救助基金會章程》,積極使用社會救助基金開展救助。(責任股室:低保核查中心)

(三)持續做好農村困境老人及困境兒童人員關愛服務工作。開展定期探訪,完善以農村困境老年人和困境兒童為重點的定期探訪制度,加強人員信息動態管理。督促子女和家庭依法盡責,鼓勵低齡健康老年人、留守婦女、黨員、志愿者等主體廣泛參與,為農村困境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關愛服務,及時防范、積極化解風險隱患。推進鄉鎮(街道)、村(社區)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站(點)建設,健全強制報告、應急處置、評估幫扶、監護干預等未成年人救助保護機制。進一步加強事實無人撫養兒童保障工作,嚴格保障標準,細化保障措施,扎實做好身份認定和摸底排查工作,防止發生涉及事實無人撫養兒童權益保障的極端個案。(責任股室:社會福利和社會事務股)

(四)持續做好殘疾人、精神障礙患者福利保障工作。細化農村貧困重度殘疾人照護服務對象和服務內容,推進農村殘疾人社會化照護服務,探索為農村貧困重度殘疾人提供集中照料或日間照料、鄰里照護服務。鼓勵社會工作者等社會力量參與農村貧困重度殘疾人照護服務,不斷加大農村貧困重度殘疾人康復工作力度。全面落實《關于積極推行政府購買精神障礙社區康復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和《精神障礙社區康復服務工作規范》,指導農村地區做好精神障礙社區康復服務工作,為農村精神障礙患者提供社會交往、工作技能訓練、心理疏導等多方面的社會服務,幫助其恢復生活自理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責任股室:社會福利和社會事務股)

三、聚力重點工作,強化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五)加強農村低收入人口監測。對農村低保對象、農村特困人員、低保邊緣對象、農村易返貧致貧人口、因病因災因意外事故等剛性支出較大或收入大幅縮減導致基本生活出現嚴重困難等農村低收入人口開展動態監測。建立健全主動發現機制,加強部門間信息共享,形成信息完整、分類分級的農村低收入人口數據庫,實行定期核查和動態調整。會同有關部門健全多部門聯動的風險預警、研判和處置機制,將符合條件的人員納入相應的救助幫扶范圍。加強大數據分析比對,及時預警存在致貧返貧風險的農村低收入人口,做到早發現、早幫扶。(責任股室:低保核查中心)

(六)分層分類實施救助幫扶。優化低保審核確認程序,按照民政部最新印發的《特困人員認定辦法》和《最低生活保障審核確認辦法》,將符合條件的及時納入低?;蛱乩ЧB救助范圍,做到應保盡保、應救盡救。牽頭制定低收入家庭認定和幫扶辦法,適度擴大基本生活救助覆蓋范圍。對基本生活陷入暫時困難的群眾加強臨時救助,做到凡困必幫、有難必救。對急難型臨時救助,逐步取消戶籍地、居住地申請限制,探索由急難發生地實施臨時救助。創新社會救助方式,通過政府購買服務對社會救助家庭中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未成年人、殘疾人提供必要的訪視、照料服務。(責任股室:低保核查中心)

(七)健全農村養老服務體系。在鎮層面,發展具備全托、日托、上門服務等綜合功能的區域養老服務中心;在村級層面,以農村互助幸福院、鄰里互助點等為依托,發展互助型養老。推進養老機構改革,充分發揮養老機構兜底保障作用,加強養老機構綜合監管。(責任股室:社會福利和社會事務股)

(八)加強農村基層政權建設和社區治理。有序做好換屆選舉后續工作,積極開展新任村委會干部培訓,提升履職能力和水平。發揮自治章程、村規民約在基層治理中的作用,落實“四議兩公開”制度,做到民事民議、民事民管、民事民辦。加快推進城鄉社區服務體系建設,健全城鄉社區綜合服務設施網絡,提升社區服務的精細化、專業化、科學化水平。深入推進城鄉社區協商工作,創新社區工作法,暢通和規范群眾訴求表達、利益協調、權益保障通道,加強村級議事協商規范化建設。(責任單位:社區建設辦公室、區劃地名和基層政權建設股

(九)提升殘疾人保障水平。開展殘疾人服務工程,落實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政策。(責任股室:社會福利和社會事務股)

(十)動員、引導社會力量參與鄉村振興。大力培育發展城鄉基層生活服務類、公益事業類、慈善互助類、專業調處類、為老服務類社區社會組織,推動社區社會組織在參與基層社會治理和推進鄉村振興中發揮積極作用。按照“政府扶持、社會承接、專業支撐、項目運作”的思路,積極有序推進基層社會工作服務站點建設。鼓勵和支持各地依托民政服務機構、農村社區綜合服務設施和鄉鎮社工站設立志愿服務站點,廣泛開展志愿服務。(責任股室:社會福利和社會事務股)

(十一)持續做好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區劃地名工作。按照《行政區劃管理條例》及其實施辦法有關要求,對照《河北省鎮(街道)設立標準》規定條件,優化鄉級行政區劃設置。進一步規范地名命名更名管理和地名標志設置,審慎穩妥清理整治不規范地名,積極推廣使用標準地名,推進地名信息化建設,依托區劃地名信息管理服務平臺,更新完善區劃地名信息,加強地名文化保護,繼續做好第二次全國地名普查成果轉化利用,傳承和弘揚優秀傳統地名文化。支持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加強界線管理和平安邊界建設,及時勘定行政區劃變更后的行政區域界線,依法推進行政區域界線聯合檢查,依法穩妥排查調處界線矛盾糾紛隱患,防范化解風險,維護邊界地區和諧穩定。(責任單位:區劃地名和基層政權建設股)

四、組織實施

(十二)提高政治站位,強化領導責任。機關相關室要充分發揮牽頭抓總、統籌協調作用,細化分解任務,明確專人負責,推動工作落實。各部門要切實承擔主體責任,將鞏固拓展民政領域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作為民政系統的重中之重,納入重點工作范圍,制定實施方案,明確時間表、路線圖,確保在鞏固拓展脫貧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中民政領域各項工作落地落實、取得顯著成效。

(十三)加強隊伍建設,提升服務能力。通過內部調劑、整合力量、設置公益性崗位等多種措施加強農村民政工作力量。加快鄉鎮社工站、未成年人工作保護站和農村社會服務人才隊伍建設,按照“多樣化、可操作、全覆蓋”的要求,分級分類開展養老服務員、兒童福利督導員、兒童主任、社會工作者、社區工作者業務培訓,提升各類人才業務素質和綜合素養,提升農村社會治理、社會管理、社會服務工作水平。


a级国产乱理论片在线观看